【数理学院党总支】地质情怀 励志人生 再读《温家宝地质笔记》
发布时间:2017-07-10 阅读:7次
在数理学院党支部的号召下,七月一日至七日,15级创新班于周口店实习基地开展了学习温家宝地质笔记的活动。
二至四日,在周口店实习基地,学校组织了学习温家宝地质笔记的活动,创新班同学和来自地学院、能源学院、水环学院的共20多名同学一起认真学习的《温家宝地质笔记》,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所学所感。支部内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多次开展学习温家宝地质笔记的活动,学习学长的地质精神,并交流与温家宝学长的座谈心得。以下为创新实验班同学学习《温家宝地质笔记》的感想摘选:
当我第一次看着这45本笔记,那里面书写工整、内容丰富、文图并茂时,我被那份虔诚与热忱深深震撼了。我们敬爱的温爷爷竟然用隽秀整齐的笔记、细腻的线条,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精心的描述。手指捻过那散发墨香的书页,抚摸那印记斑驳的小字,我的心仿佛跟随温爷爷铿锵有力的阵阵斧凿声,回到了1968年那寒冷而艰苦的莽原祁连。“祁连山是山的海洋,山连着山,岭连着岭,由大致平行的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脉和河谷组成。祁连山幅位于祁连山主峰周围地区,是祁连山的腹地。那里,高山林立,陡峭险峻;沟壑纵横,巨石滚滚;冰雪覆盖,熠熠生光。平时,沟中清水潺潺。一遇大雨,山洪暴发,汹涌澎湃。”读着这激昂的文字,眼前如同浮现起这座巍峨的大美祁连。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祁连山的雄浑风采,但却在周口店切身感受到太平山的绰约风姿。太平山顶的最高峰虽然只有305米高,但是因为我们的地质基地就在山脚下,所以每当傍晚时分,太平山映着落日余晖显得格外高大,如同巨汉一般守护着这块北方的净土。除了山峰本身,每天围绕着它开展的一系列地质路线同样令我记忆犹新。记得傍晚时分晚饭过后,同学们搬着小马扎坐在基地台阶上画滑坡体的愉快场景;记得自主填图的路上组员因意见分歧争的面红耳赤,最后完成任务后又莞尔一笑的温馨画面;记得同学风趣的说过“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每天把两瓶水搬上山顶,喝掉再下山”的精辟言论。记得,还记得。
水也喝了,笑也笑了,我们就要开工了。就像温爷爷在他的笔记中记录的一样:“一般而言,每条地质路线的布置都有既定的目的和任务,路线观察的一般程序是:标定观测点的位置;研究与描述露头地质和地貌现象;系统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及构造要素;采集标本和样品;追索与填绘地质界线;绘制平面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联系我们在北戴河和周口店的两次地质实习,不得不说,地质工作真的是一件艰辛充满挑战又赋予无限乐趣的工作。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既定路线上须连续进行地质观察,尽可能从已观测点追索到下一个观测点,在煤炭沟我们连续追踪了七八个点,根据V字形法则描绘出了地质界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和掌握如岩性、接触关系、岩层厚度、古生物分布、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及其变化情况,分析找寻规律,积累心得又引发联想。恰如同一位组员在他的笔记中记录的一样:周口河畔,太平山顶,漫山开满智慧树;一条龙外,羊屎沟中,于路遍洒荆棘花。
在野外考察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注意地质现象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把地质理论与野外观察的实际相结合,力求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学无止境,功不唐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除了这本书中温爷爷空灵的字体与精准的描述,最令我感触的还是总理的地质热情。地质队员在野外考察时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枯燥和艰苦危险的,但也充满了神奇和乐趣。我平静从容地面对艰苦,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尊严,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美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这样的内心,有着常人的愿望和追求,也有着神仙般的诗意和广阔。其实正是这份乐此不疲,正是这份孜孜求索,为总理之后治国安邦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磨炼了铁一般的意志。试想,在那偏远而贫瘠的甘陇大地,狂风呜咽,陪伴我们的温总理的也许只有那漫天遍野的黄沙与隐隐回响着的驼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