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数理学院学生党员骨干赴临沂开展实践学习

发布时间:2023-05-13          阅读:1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5月6日-7日,数理学院学生党员骨干赴临沂开展实践学习,重走红色故土,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之旅第一站——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是中共山东分局诞生地、大众日报创刊地、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地、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所在地,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这里更被称为“华东小延安”。

星火燎原,山东抗战从这里走来。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门口的石碑上 “派兵去山东”五个大字雄浑有力;展览馆中陈列的指挥战役使用的地图、老一辈革命家曾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武器,仿佛将大家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岁月。随后一行人来到沂蒙山根据地广场,瞻仰革命烈士遗迹,感悟革命历史。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这块曾经遭受战火考验和革命洗礼的红色热土上,如今周围的村庄生机无限,林果和旅游业发展迅速,沿着盘山公路远远望去,在党的领导下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如今新时代新征程,大家切身体会到历史的接续和传承,就是一代代使命和责任的接力。

红色之旅第二站——沂蒙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中陈列着令人震撼的雕塑作品、一件件实物和历史影像,集中展示了沂蒙的革命斗争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大家驻足观看,走进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深刻感受到了党带领人民群众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在这片奉献的热土上,同时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带领全村洗军衣、做军鞋的“沂蒙六姐妹”,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等,流传着的歌谣“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老区人民与我们党“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在参观中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

红色之旅第三站——孟良崮战役纪念馆。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上至师长,下至马夫,3.2万敌军无一漏网,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沂蒙精神展,聆听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深刻学习了华东野战军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人民群众踊跃向前的精神。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后方是革命烈士墓区。这片土地上,埋葬有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65名烈士的忠骨,诠释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革命豪情。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大家瞻仰烈士英名碑,追思革命先烈,表达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在这里,大家深刻感受到我们党艰苦奋战、解放群众的决心,正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高度忠诚和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进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巍巍蒙山,滔滔沂水,孕育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沂蒙精神中汲取信念力量,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用饱满的热情与执着的奉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